剧情简介
2009韩国电影《父亲》由裴海成导演,朴哲民主演,影片讲述的是:
影片刻画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韩国乡村,穷学生为了继续学业,老父亲只好把唯一的财产老黄牛卖掉。这样一位与土地为伴,说不出一句漂亮话的老父亲能够勾起世界上任何地方人的乡愁。
坚持把农活干得漂亮就是完整人生的传统观念的文盲父亲,在极其贫困的芝环境下也想敌把学业继续的儿子,结果父亲为了实现儿子的读书梦把号称全家的1号财产:黄牛卖掉了。
“家庭作业应该是计划在白天完成的吧?怎么都半夜了,还在忙乎着!”正紧张备战着初中升学考试的基洙被父亲吆喝着,基洙是学校成绩名列前茅的优等生。但是农民父亲却固执地认为只要做好本分——把农活庄稼干好,认识基本的朝鲜文字就可以,对把时间过多地用在学习上的儿子发起了脾气。基洙对这样的父亲敢怒不敢言。当时基洙正和学校的老师同学们一起准备着演剧表演的排练。到了农活时间却依...[显示全部]然不见儿子身影,父亲连忙来到学校寻找,并坚决要带孩子们离开。拿父亲没法子的基洙急中生智,说服伙伴们中断排练,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表演,让村民们领略到演剧独特的魅力,喧嚣的村民意外地寂静下来:欣赏孩子们的表演。父亲终于同意基洙继续进学,因为他发现了比单纯埋头苦干更重要的事情,并打算卖掉一直认为最珍贵的东西……
花絮也许大多数沁人都有过关于总是爱板着脸,不苟言笑的父亲“可怕”的记忆,因为这样而对父亲的那个“爱”字说不出口的孩子们在观看本片后热泪盈眶。《父亲》刻画了一位一辈子为家人付出的父亲。影片以20世纪70年代的韩国平和的小山村为背景,围绕一个13岁少年升学话题展开故事。生于70年代的韩国人,对于童年时代有着共同的回忆:想每天都能吃上盛满肉和蔬菜的米饭,和伙伴们在小河边嬉戏,很希望把学业继续下去却因为家里经济的拮据而不得不辍学。2009年上半年,在《牛铃之声》公映的影院里,看到了一幕幕珍奇的风景:从10多岁的少年到年过6旬的老人,观客的年龄层令人印象深刻。《父亲》则是为40代、60代的人——中壮年层深埋在心底的乡愁和对童年的怀念之情而制作的,也在时过境迁后重新审视当时敏感而沉重的教育问题。
本片的制作费只有不到5亿韩元,谈到全剧组里最应拿到最高片酬的演员是谁时,大家几乎众口一词,推举片中的“黄牛”。在拍摄片里的父亲决定卖掉共事多年的“同志”——老黄牛,与它进行最后的对话的场面时,黄牛好像也感受到主人公复杂不舍的心事一样,竟然流下了奇迹般的眼泪!在场的演员和工作人员们都为其用心的演出而齐齐鼓掌。
“牛”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田间的农民有着特殊的意义,本片和《牛铃之声》一样,刻画了常年在农民身边勤勉劳作的牛与人类深厚的情感牵绊。为了孩子的未来,不得不忍痛与它分离的父亲体现了一种无言而伟大的爱。
另外,2003年由车胜元、边熙奉主演的影片《我的老师金先生》讲述江原道深山里老师和孩子们的感人故事,至今让人难忘。《父亲》则把舞台移到全罗道,片里的乡村学校只有不到20人的学生,在这样贫瘠的土壤里,鼓励学生们将读书路继续下去的老师们动人身姿。出演该片的小演员们全都是第一次触电大银幕,在幸福的现代大都市背景下成长的他们,对70年代的童年一无所知,剧组通过一系列的选拨最终选定启用的演员。在片里,能看到他们最自然真实的表演。
剧本结合了制片公司代表和导演裴海成个人实际的生活经历,从夏季农忙期到下雪的冬天农闲期,剧组去到全罗南道、顺天等还保留有20世纪70年代生活风气的地方进行实地拍摄。